辽足成中超清流?不砸钱却良性循环 就走这条路
2017-02-10 18:372月7日,上海上港3比0战胜泰国素可泰,教练席上的葡萄牙名帅博阿(博阿,Boa Esporte Clube)斯,球场上的奥斯卡、胡尔克、埃尔克森和艾哈迈多夫是球队晋级的功臣,为了晋级亚冠正赛,上海上港花费了上亿美元;一天之后,上海申花却在亚冠资格赛主场输球,超高的投入换来的却是止步亚冠资格赛,这再次引起了外界对中超疯狂投入的大讨论。
2017赛季中超尚未开战,外界对今年的联赛有一种预判:只有夺冠和保级,不存在中间地带。跻身夺冠行列的,像广州恒大,上海上港,上海绿地申花,江苏苏宁,这些以标志性的高投入为主的球队;保级行列的,有河南建业、长春亚泰、贵州智城,辽宁宏运,延边富德,天津泰达等。这些球队,很难做到跟风一掷几亿金。一边是土豪新贵挥舞着钞票肆意,一边是底蕴球队低调埋头发展,两种经营策略,两种生存风格,孰优孰劣,还需要时间证明。这方面,最值得借鉴的,就是德甲。
在理性投入的情况下,在不疯狂烧钱的情况下,俱乐部实现盈利,并且大力发展本土球员,青训体系成熟。这是一种良性模式,这方面,德甲是个例子,几乎每家德甲俱乐部都有盈利。由此深层次思考,职业足球并不排斥高投入,就中超俱乐部来说,是选择哪条路的问题。如果高投入能坚持二三十年,这是持续高潮的发展道路,但过往的历史证明,这种高投入持续的时间,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新的模式加入进来——不高投入而产生盈利,这种模式并不是不培养人才。比如辽足模式,辽宁宏运足球俱乐部是中超俱乐部里,持续几年盈利,或者相对接近盈利的唯一一家俱乐部。起初阶段,对于辽宁宏运转卖球员的方式,外界有过许多批评,但随着最近两年中超市场的疯狂,无论球迷还是外界,理念已经逐渐转变,因为不是所有的俱乐部都是皇马巴萨,每家俱乐部都有自己的过法。在主力球员转出的同时,年轻球员能够迅速补充上来,形成往复良性循环,这也是辽足多年来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一直身居中超的主要原因。
夯实青训才有未来
同样是最近这两天,山东鲁能王永珀转会后,球队上了一批年轻小将;河北华夏幸福进一步加大对青训体系的打造和完善;辽宁宏运在广西北海启动了2005年龄段的精英梯队冬训营,在青训上下功夫,夯实基础,才有未来。这方面,山东鲁能和河北华夏幸福做得非常务实,就培养和锻炼使用年轻队员来说,辽宁宏运步子迈得最大。
山东鲁能青训在足球圈内公认一流,出产了许多球星。辽宁地区的青训工作也取得了许多成效,盛产了大量球员在中超各俱乐部。如果反过来看,大家都不做青训,都是高投入,直接的结果造成球员溢价,几十倍上涨,最终结果是,球员们的资源枯竭,没有球员可用,深远影响是是国字号水平低,本土球员受冲击。
在中超这个层面里,辽宁宏运队是所有中超俱乐部里,最敢于启用年轻球员,培养年轻球员的俱乐部。此外,还能够引入有潜力、在其他队没有踢出来的队员,适当的时候,通过引进潜力股,锻炼培养,再根据球员自身发展最后转出,此举不仅让球员受益,到更高平台发展,俱乐部还能获得经济回报重新用于自身发展,球队还始终能在中超联赛中站稳脚跟。中国足协今年关于限制外援和强制年轻队员出场的政策,用杠杆来平衡——这种大投入带来世界级的教练和外援背景下,还要提高本土球员的出场时间和上升空间。
其实早在新政出台之前,辽宁宏运一直走的这条道路,敢于启用本土球员,挖掘潜力新人,外援选择上,也是结合球队所需,理性投入,外援引进上,走实用路线,两三名外援的总费用还远比如其他队一个大牌外援的身价。中超俱乐部,每一家的过法不尽相同,从常态来讲,辽宁宏运这种经营模式,结合自身,符合大势,顺势而为。
(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