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培养新人限报名不限出场 对比足协U23新政谁更好
2017-06-01 12:18记者寒冰报道 如何增加23岁以下球员的比赛可能,给予他们足够的锻炼机会?在欧洲有非常成熟的参照。通常采用两个模式,针对年龄阶段开设联赛,以及由二队直接参加低级别联赛。这其中也有对出场球员年龄的限制,但并非限制低龄,而是限制高龄。
欧洲顶级联赛的通行做法是只限制青训和本土球员人数,不限制年龄,也并不强制要求出场。英格兰职业联赛是媒体和球迷们讨论比较多的,英超是一线队报名25人上限,其中必须包括至少8名本土球员。此外,俱乐部可任意使用21岁以下的球员,无需报名即可参赛。然而,并没有对低龄球员的强制报名和出场的规则。英格兰职业联赛提高年轻球员出场机会的做法就是设置独立的U21、U18年龄组的联赛,但每支球队被允许可以至多派出3名超龄球员和1名超龄门将,有些像奥运会赛事。
2012年之前的英格兰预备队联赛,预备队的升降级是和其所属的一线队同步,这样被认为将极大影响球队比赛的质量。2012年后全新的U21联赛开始,球队所处的级别由足总领导的“精英球员计划”对各队青训学院进行评级确定,和球队在赛季的表现挂钩,被认为更加科学和公平。
意大利和英格兰的赛制雷同,欧足联牵头举办的青年欧冠,也是这样类似的限制年龄联赛。欧冠的报名规则和各大联赛基本相似,大名单分为A名单和B名单,A名单上限25人,需要至少包括8名青训球员(18岁以前受训于俱乐部)或本土球员(18岁至21岁间效力于本国的各级联赛)。B名单则要求球员年龄不超过21岁,还要在本俱乐部不间断地效力2年。
年龄组联赛是目前欧洲各大联赛培养新人的主流做法,但这样单一的限制年龄组联赛,相比职业联赛还是竞争程度不足。而在西班牙和德国,本土联赛更多是由二队参加低级别联赛,通过在乙级这样的职业联赛,或丙级的半职业联赛比赛进行锻炼。这样控制预备队年龄,且不能升级到与一线队同级别联赛是为了避免假球嫌疑,同时也能让俱乐部的资金更多向青训倾斜。毕竟参加主客场制的低级别联赛,预备队得到的预算远远超过赛会制的青年赛事。相比西班牙,德国的限制更为严格,甲乙级俱乐部的二队均不得踢第2级别以上的联赛,只能参加第3级别。
德丙联赛规定18人名单必须有4名U23球员,但出场没有强制。不过,对于参加低级别联赛的德甲(德甲,GBBL)和德乙(德乙,GER D2)俱乐部的二队,有明确的年龄限制,这些二队踢低级别联赛最多只能有3名超过23岁的球员出场。这是为了保障甲乙级俱乐部二队培养青年球员的足够空间,避免俱乐部疯狂收购成熟外援和本土球员,下放二队的情况出现。
强制低龄球员出场的规定,更多出现在东亚。K联赛目前就是强制规定18人名单之中必须至少有2名U23球员,其中至少1名U23球员首发。而日本的做法则是曾将国奥选拔队单独组队,参加J3联赛,但其实效果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