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稳德国首发11人基本定了!简装版托妞吃掉俩神锋,萨内似乎难上位
2018-03-26 12:343月26日报道:
德国(德國,Germany)热身1-1战平西班牙,一场世界杯决赛水准的对决。这场热身高在哪里?一是双方主力尽出,对于预测世界杯阵容的借鉴意义极大;二是战术设置非常鲜明,很有讨论价值;三是比赛非常精彩,远高于普通友谊赛(友誼賽,INTERF)的水平。下面通过对这场比赛进行复盘,来一窥世界杯强强对话中德国队的战术安排,以及预测德国队在世界杯中的主力阵容。
1、西班牙的进球:高位逼抢的间接效应
西班牙的进球来的非常快,伊涅斯塔在中路的妙传穿透了德国的后防线,而罗德里戈反越位成功,轻松打门得手。这是一次非常西班牙式的进球,如同高手出剑,就在转瞬之间一击致命,还没看到剑光你就已经倒下了。
伊涅斯塔在这粒进球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这粒进球前发生的事情。这次进攻其实是从一次界外球开始的,而界外球源自于什么呢?源自于西班牙的高位逼抢。这场比赛双方都非常注重高位逼抢,涉及到具体的球员身上,西班牙是对基米希这个点逼抢不遗余力的。就在这粒进球发生之前,伊斯科和阿尔巴两人对基米希展开夹抢,基米希把球传给博阿滕之后,伊斯科继续紧逼博阿滕,使得博阿滕在忙乱中把球再回给基米希,然后阿尔巴再上前逼抢基米希。在压力之下,基米希主动将球踢出界,这才有了后面那粒进球。
除了这次逼抢间接导致了进球,西班牙对德国的逼抢在其他时候也是无处不在的,下方动图展示的同样是一次针对基米希的逼抢,这次换成了席尔瓦、伊斯科和阿尔巴三个人,在三个人的包围之下,基米希最终丢了球,而西班牙立刻展开了一次进攻,迅速攻到球门前,可以说高位逼抢带来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2、德国的进球:利用扁平型防线的弱点
双方都很重视高位逼抢,同样的,在对方攻到本方半场时,两支球队的回防也是不竭余力的。包括前锋在内的几乎所有球员,都会参与到防守中。但是西班牙在全力回防的时候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的防线站位过于扁平,失去了在纵深方向上的弹性,这就在禁区前给了德国相对宽裕的空间来打远射。下图是德国的射门展示图,可以看出,在德国总共的10次射门中,有5次都是禁区外的远射,占了总射门次数的一半。
先来看看在第47分钟时,德拉克斯勒在禁区外的一次远射。这记远射质量非常高,直挂死角,多亏德赫亚奋力扑救西班牙才没有丢球。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在小德射门前的静态图,西班牙全员退防,但有8人都在禁区内或者位置较为靠后的地方,而禁区前方只有两人,当伊斯科去逼抢克罗斯的时候,德拉克斯勒这一点就无人逼抢了,他的身前出现了非常大的空档,这给了他非常开阔的空间去完成远射,这也是这次远射为何质量会这么高的原因。
接着再来回看穆勒的进球。同样是利用西班牙的扁平防守站位,穆勒在禁区外面起脚远射,和德拉克斯勒那次远射相比,穆勒的远射还是有一些西班牙球员进行逼抢的。但逼抢力度不够大,还是给了穆勒一次调整好角度的时间,再加上世界杯时间穆勒一贯的爆棚状态,进球也就自然而然了。
3、找不足:德国的防守还存在什么缺陷
比分虽然是1-1,但事实上双方的好机会都挺多的。相对来说,双方的攻击力都展现的很强大,而防守则略显一般。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这场比赛展现出来的,德国的防守仍然存在的缺陷。
首先就是对于低平球传中的防守应对不足。西班牙的球员大多身材不高,因此他们进行传中时,也有意识地选择低平球传中的方式。德国的后防身材很高大,在防空上优势很大,但面对速度较快的低平球传中,却显得有些吃力。例如下面两个动图展示的情况。
这张图中,博阿滕在上抢时出现了失误,如果不是特尔施特根及时出击加上席尔瓦停球过大,就是一次危险的近距离攻门机会。
这张图中,在赫克托上前逼抢时,德拉克斯勒对他的位置进行补防,但是没有盯紧身后插上的伊斯科,让后者获得了一次近距离打门的机会,也是多亏了门将神勇扑救才没有丢球。
那么,我们还要继续追根溯源地问,为什么西班牙会有这么多低平传中的机会呢,这就要说到阿尔巴了。在西班牙的战术体系中,阿尔巴的插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他对位的又是防守相对较弱的基米希,西班牙通过在中路的小范围传递,吸引德国的边后卫内收,于是就给阿尔巴的插上留下了空间。上图就是阿尔巴为伊斯科送出的传中。而下方动图也同样是一次来自于阿尔巴从左路插上后的打门。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德国防守的弱点了,一是对低平球传中应对不足,这一点在世界杯面对同组对手墨西哥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因为墨西哥也是和西班牙类似的小快灵打法,传中主要走地面,届时这一点可能会成为胜负手;二是在边后卫内收的时候,边前卫一定要做好协防,否则会给对方的边后卫留出插上的空间。
4、为什么维尔纳是德国中锋的第一选择?
说完了防守,再说进攻。德国队目前争抢最为激烈的位置就要算中锋了。最近对于勒夫会带戈麦斯还是瓦格纳去世界杯的讨论非常多,其实无论是戈麦斯还是瓦格纳,都仅仅是个B方案。在世界杯上,德国中锋的第一选择,必然是维尔纳!那么维尔纳相比另外两人,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是他较大的活动范围。在莱比锡的4-4-2阵型中,维尔纳是和鲍尔森搭档双中锋的,但只有鲍尔森是真正的中锋踢法,维尔纳则很少站在中锋的位置上不动,他会频繁回撤、拉边,因此也会拥有更多的持球机会。而他的这个特点和德国的打法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德国前场的厄齐尔、穆勒、德拉克斯勒等人,都是习惯于频繁交叉换位的,维尔纳可以很好地与他们融入到一起。这也是之前为什么勒夫喜欢使用克洛泽,而非戈麦斯作为首发中锋——因为克洛泽也有和维尔纳同样的特点。同时,维尔纳不遗余力的逼抢也符合德国的战术要求,下方动图就是维尔纳拉边后利用对方的传球失误制造出的一次杀机。
其次是维尔纳的速度,这一点也是戈麦斯和瓦格纳都比较欠缺的东西,德国的克罗斯、厄齐尔甚至是赫迪拉,都能够在中场传出有威胁的直塞球,而维尔纳能够利用自己的速度来反越位接球,这就极大地丰富了德国的战术,如果没有这样的速度,那么德国就只能通过高球传中来威胁球门,显然更方便对手进行防守。
比赛中,维尔纳多次接队友直塞进行攻门。
5、德国的左路人选:为什么会是他们俩
再说德国的边路。相对来说,德国的右路搭档人选比较稳定,穆勒+基米希,不但是上届欧洲杯的主力配置,同样也是拜仁的右路搭档,无论从实力还是默契程度来说都无人可替。而左路的搭档人选则还有一些疑问,让普拉滕哈特和萨内来分别取代赫克托和德拉克斯勒的呼声一直存在。但世界杯中德国的左路搭档,有极大的可能性仍是赫克托和德拉克斯勒。
从履历上看,这两人都是2016年法国欧洲杯正式上位的。以德国队的传统来说,除非出现明显技高一筹的竞争者,否则不会更换已经经历过大赛考验的主力球员。比如说赫迪拉,对他的质疑声从未消失过,从京多安到本德兄弟,再到魏格尔,能够取代他的人似乎从来就不缺,但这么多年他还是一直占据着一个中场主力位置。大赛经验、领导力、性格特质,这些对于球队的帮助也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赫迪拉能够一直当主力有他自己的“秘诀”。这个道理同样可以放在赫克托和小德身上。
而且经历了欧洲杯及世预赛的一系列比赛之后,小德和赫克托之间,2人和其他队友之间,都有了相对纯熟的默契。比赛中可以经常看到小德和赫克托之间的配合。而萨内替换小德上场之后,和赫克托之间基本上没什么配合,赫克托反倒更多地会和厄齐尔进行配合,而萨内则明显较为单打独斗。这就已经非常明显了,在常规时间,勒夫肯定是倾向于使用和队友配合更默契的球员,而萨内这样的球员则更适合作为后手,戈麦斯/瓦格纳也是同样的。
德拉克斯勒和赫克托在比赛中的配合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罗伊斯身上,在连续缺席了2014世界杯和2016欧洲杯两届大赛,又错过了世预赛的一系列比赛之后,罗伊斯即便实力不俗也很难在勒夫的手下获得主力机会。也许他有机会去俄罗斯,但踢主力是不大可能了。
在分析了中锋人选以及左路的人选之后,德国队在世界杯的主力框架基本上就已经出来了,因为其他位置的人选都比较稳定,唯一的变数是诺伊尔是否能够及时复出担任主力门将,但这个不是我们能讨论的了,要看诺伊尔恢复情况怎么样。所以回看这场比赛,这场比赛德国的首发阵容基本上就是世界杯的主力阵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