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追思录丨中国篮球奠基者董守义
2018-04-29 10:27来源:中国篮球协会
董守义曾是第一任中国篮协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届委员会委员,是我国著名体育家、体育教育家、社会体育活动家、中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从筐球到篮球 师从篮球创始人董守义于1895年出生在河北省蠡县的一个贫农家庭。1907年,在他十二岁时进入了保定公理会办的同仁学堂。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新来的体育教师把两只没有底的竹筐钉在操场两端的树干上,然后对着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我教大家玩一种新游戏——筐球”。他双手持球,从腰前向前上方投出。球不偏不倚地落进竹筐,操场上响起孩子们惊喜的笑声和欢呼声。董守义很快迷上了新颖的“筐球”,球技进步很快,渐渐地在同仁学堂中小有名气。1910年董守义进入有着体育传统的北京通州协和书院中斋部读书,凭借出色的球技,董守义顺利进入大学部,并成为校篮球队中锋兼队长。
大学毕业后,董守义来到天津青年会体育部任职,1923年他率领中国队参加了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篮球赛并获得亚军。同年五月,董守义经青年会推荐前往美国春田学院进修,他是中国首批篮球留学生之一,师从篮球运动发明者詹姆斯·奈史密斯,董守义以出色的球技成为春田篮球队队长,在和技术、爆发力出色的西方人实战对抗后,他对篮球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培养“南开五虎” 力克多支劲旅
1925年董守义谢绝了美国校方的极力挽留,回到天津青年会。当时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亲自聘请董守义出任了南开学校篮球队教练,在执教期间,他培养出了包括刘建常、唐宝堃、魏蓬云、王锡良和李国琛在内的“南开五虎”,于1929年在太原华北运动会上夺标,之后远征上海,连续战胜上海沪江大学队、上海外侨队、和美军海军匹斯堡篮球队三支劲旅,惊动上海滩。恰巧此时,多次蝉联远东运动会冠军的菲律宾圣提托马斯队在日本获得全胜战绩后,在上海短暂逗留,情绪正在高涨的上海球迷强烈期待两队展开表演赛。在张伯苓的支持下,南开篮球队迎战圣提托马斯队,最终以4分的优势获胜,“南开五虎”从此扬名天下。南开大学至今有一条以他们命名的“五虎路”,南开中学每年会举办“五虎杯”男女篮比赛。五虎中的唐宝堃后成为八一男篮主教练。
图为董守义和“南开五虎”1927年董守义被选为天津体育协进会理事,作为中国篮球队教练,他连续参加了第八、九、十届远东运动会。
1935年任全国体协理事、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体育委员会委员。
1936年董守义作为中国代表团篮球队教练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篮球正是在这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执法决赛的裁判是来自中国的舒鸿。奥运会结束后他和清华大学的马约翰先生自费到苏联、波兰、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等十几个欧美国家考察体育。
中排左三为董守义1941年2月1日张伯苓主持召开了全国体育协进会会议,经张伯苓提议,董守义担任协会副总干事。
1947年6月18日至20日董守义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41次会议,他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首任篮协主席 著作指引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守义历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主任、运动司副司长等职。他还是第二、四、五届的全国政协委员。
董守义从事体育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民国大学、女子文理学院、西北联合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体育教授,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体育家、体育教师、体育工作者和优秀运动员,并在实践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钻研运动技术,撰写了《篮球术》、《田径赛术》、《最新篮球术》、《篮球训练法》、《足球术》、《国际奥林匹克》等七部体育著作和150多篇文章。
董守义在很多著作中道出了篮球运动的精神和真谛,提出的很多思想和理念对如今的中国篮球和中国体育都有参考和借鉴价值,比如在《最新篮球术》中他写道:
1。遵守一切之规则。
2。尊敬指导、服从裁判。
3。对于本队有精诚合作之精神。
4。注重团体名誉。
5。风度应光明正大,不自私自利。
6。有奋斗到底之精神,对客队应抱友谊之态度。
1978年6月13日董守义先生因患癌症逝世,终年83岁。他是中国最早一批为体育和篮球事业奋斗的前辈,同时也为中国争得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席位和话语权做出了贡献,值得所有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