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VAR:初衷是减少争议,裁判水平也需提高
2019-05-14 15:575月14日讯 中超(中超,CSL)第9轮的多场比赛当中,视频助理裁判(VAR)的几次介入引发热议,再度让VAR技术该如何应用于足球比赛成为热点话题。对此,《人民日报》刊登文章,从多个方面对这一技术进行了点评和建议。
多次判罚引起热议
中超联赛从2018赛季引入VAR技术,减少了误判,但针对判罚的讨论却不少。在12日上海上港队与山东鲁能队的比赛中,VAR的几次介入都很有代表性。此役伤停补时阶段,先是鲁能的破门被VAR认定越位,两分钟后,在VAR提醒下,马日奇判给了上港一个决定比赛结果的点球。
短短3分钟时间,鲁能的心情就像坐上过山车,从看到胜利的喜悦,转瞬间变为失败的沮丧。3次VAR判罚,虽有探讨空间,但并非误判,只是短时间内连续做出不利于鲁能的判罚,难免让球员的心态失衡。
精确裁定仍有难度
在与上港的中超焦点战中,鲁能终场前攻入的一球,被判越位的球员是格德斯,大约超出了一只脚的距离。无独有偶,在中超第九轮天津泰达队与上海申花队的比赛中,VAR的一次介入也在赛后引起讨论,泰达外援阿奇姆彭策动的一次破门,因为他越位在先而被判无效。有人质疑裁判判罚的准确性,认为阿奇姆彭的有效触球部位(头部和双脚)并未超过防守队员。
在中甲(中甲,CHN1)赛场,有视频裁判在屏幕前用一张白纸比对疑似越位球员所处的位置,也引发了关注。据了解,VAR的最新操作系统里已经有了越位自动划线功能,这将给裁判做出正确判罚提供更多依据,相信出现在中国联赛中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努力适应技术进步
足协在中超和中甲联赛引入VAR系统,初衷是减少争议性判罚,尽最大可能确保比赛公正性,然而可商榷的判罚仍屡屡出现。本赛季,中甲赛场甚至出现了视频裁判在场上出现禁区内恶性犯规时不予介入的情况,让VAR的公正性受到质疑。VAR的引入总是好事,随着技术的成熟,对高水平、有担当的裁判的需求也会越高。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