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均24+6+4,从弃将到全明星!MIP若不给他冤吗?
2020-07-19 20:52鹈鹕跟队记者吉姆-艾尔奇霍夫今日报道了金特里对弟子英格拉姆的评价,他认为以英格拉姆本赛季的发挥,如果没有当选最快进步球员会相当令人失望。
“英格拉姆今年有巨大进步,入选全明星可以说明很多。他成为球队能够依赖的强点。如果他没有当选最快进步奖,我会很失望。”
英格拉姆能不能像金特里所说拿下最快进步奖还不好说,因为今年的竞争的确激烈。阿德巴约、塔图姆都不比英格拉姆差,而且他们也都入选了全明星,英格拉姆并没有完胜他们的地方。
不过,拿不拿最快进步奖都不影响英格拉姆表现的含金量,这位16届榜眼毫无疑问在本赛季完成了蜕变。
从湖人弃将摇身一变为新晋全明星,这样的转变无疑能撩拨球迷的心弦,这种触底反弹的剧本总是能激起广大看客的同理心。
但是,英格拉姆的逆袭并不是剧本提前写就,而是角色的变化、心态的改变、打法的精进、个人的努力……多方面的综合。
打法和角色的变化比较容易解释,通过数据就能直观清晰地表现。本赛季英格拉姆的得分从场均18.3分提高到24.3分,和他增加了三分、突破有关系。
以往打法古典的英格拉姆对三分球没有太强的执念,过去两个赛季的场均三分球出手都不超过2次,但本赛季场均6.3次三分说明,英格拉姆开始拥抱三分球,他的三分出手比例也生涯首度超过30%。
英格拉姆投三分的方式和原有的持球中距离有很大区别,他的三分球更多是C S,C S三分的比例高达79%。(去年英格拉姆场均投1.7次C S三分,命中率31.5%;今年场均投5次,命中率41.8%)
换言之,英格拉姆不是直接把自己的中距离投篮延伸到三分线外,而是在自己中距离得分手基础不变的情况下,额外挂了一个C S三分的技能包。
相比之下,英格拉姆运球干拔的三分命中率只有25.9%。教练组精准的眼光使得英格拉姆得以高效地拥抱三分球,整体38.7%的三分命中率让英格拉姆获得了极高的球场收益。
除了三分这项大头,突破也是英格拉姆蜕变路上重要的一环——4.8、10.6、10.1、12.9,这是英格拉姆四个赛季以来场均突破数的变化。
很显然英格拉姆越来越把突破作为自己的主要武器,而在突破数量提高的同时,英格拉姆本赛季49.2%的突破终结率也是生涯最高。
突破效率的提高和他对抗变强有关,本赛季完成了生涯最高的42次二加一就是体现。
同时,也和鹈鹕让他专注于得分有关系。过去在湖人英格拉姆更像是控球前锋,偏向于后卫的打法。而因为鹈鹕有更多的好后卫和投手,英格拉姆只需要专注于攻坚就行了。
你也能看到英格拉姆本赛季位置上的明显区别,在鹈鹕他更多是在三、四号位摇摆。根据cleanningthegalss网站统计,英格拉姆本赛季甚至有62%的时间在打大前锋。(当然,也是因为锡安-威廉森不在)
另外,球权的变化也是英格拉姆蜕变的基础,在鹈鹕英格拉姆可以被当作进攻核心练级,而这是詹姆斯时期湖人给不了他的平台。也因为有了足够的球权作为基础,英格拉姆才能展示自己的进攻才能。
鹈鹕助教弗雷德-文森在停摆期间通过网络直播为球迷解析战术,其中就有提到英格拉姆如何作为进攻核心带动进攻。
“一旦英格拉姆开始攻框,这是我们非常喜欢的节奏,突破、分球、分球。”
“然后英格拉姆吸引到包夹,找到底角的约什-哈特,哈特分球,雷迪克再分一手,鲍尔自信命中三分。”
打法的变化、数据的提升,都告诉球迷英格拉姆在进步。但这只是表象,背后的本质还是个人实力的提高,以及心态的变化。
毫无疑问,被豪门湖人抛弃来到小球队鹈鹕,对于任何球星来说都是一次对自信的打击。英格拉姆也不例外。
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式只有打出价值,证明老东家看走眼。
自英格拉姆被湖人选中就一直饱受争议,这无形中也会让球员质疑自己,给自己打一个问号。而改变这种失败者的心态固然重要,但这种事情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过硬的实力作为基础。
换言之,当你真正具备场均20+的底气,腰杆子才能硬起来。
那么,实力从何而来?显然离不开训练。你以为英格拉姆精准的三分是凭空顿悟的吗?这都是他贯穿夏天和常规赛的加练换来的成果。
去年夏天开始,英格拉姆和鲍尔就一直在投篮教练弗雷德-文森的指导下改进投篮,而这两人本赛季的命中率都有改头换面的进步。
“去年夏天我来到鹈鹕,文森与我交流,指导了我一些特别的事情。比如在投篮时,我的臀部、腿部应该如何发力,脚应该怎么站。”
“刚开始的我有点迷惑,但随着一天天的练习,我开始感觉到自己投篮的进步。”
“我感觉他告诉我要多投三分,球队需要我多投三分,这给了我自信,也帮助我拓宽了球路。”
这样的故事有没有令你想起另一位小前锋的故事?莱昂纳德也是随马刺投篮教练英格兰德改进了自己的投射后,开始在联盟大杀四方的。
最后,英格拉姆是否能成为最快进步球员,这个事情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比起这个,鹈鹕应该更关心这位即将要与球队签下肥约的22岁年轻人,未来会不会是下一个“莱昂纳德”?
(b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