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个篮能吼一分钟?”被喷CBA麦基的他,冤枉吗?
2020-09-18 11:27文:体工(體工,The Cong FC)队特约作者猫三
2016年夏天,詹姆斯刚刚报答完克村父老,哭泣表情包还未褪色,便远赴中国开展商业活动,活动项目之一是参加中国国青队的训练,然后就留下一段珍贵的中外交流影像资料。视频显示,现场一名身穿19号灰色上衣红色短裤的平头哥,在篮下连续硬怼詹姆斯企图背打……结果詹姆斯像一堵墙一样吃掉了所有的对抗,成功切球完成防守。
彼时,所有媒体和球迷都将这视为“CBA和NBA(NBA,NBA)的巨大差距”,哀叹“我们国家队的中锋连别人的小前都顶不动”,然而事实是,19号沈梓捷甚至还不是一个正式的CBA球员,他的职业生涯首秀要在两个月之后才到来。
半年后,沈梓捷结束菜鸟赛季,虽然场均出场不过13分钟,贡献4.3分4.0篮板,天赋却显露无疑。在沈梓捷之前,大部分中国内线球员主要分两种:一类运动能力出众、臂展颀长,但却溜肩难挂肉。另一类壮硕敦实、力大无穷,但却四肢粗短速度不足。
然而在沈梓捷身上,这两种体型的优点得到了最好的结合,出众的跑跳能力与220+的臂展(因此得绰号“中国大鸟”),加上一个副可以涨肉的大宽肩,这很难不让人对他的未来充满遐想。
于是赛季结束后,沈梓捷就收到了由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亲笔署名的一份“邀请函”。文书上除了欢迎他加入中国国家篮球队外,最后写道:“荣耀与梦想就在前方,希望你全力以赴,超越自我,让胸前的五星红旗因你的努力而闪光。”
这是沈梓捷第一次进国家队,然而不幸是,在第一场比赛中他就脚踝韧带断裂,失去了让更多人提前认识他的机会。不过在两年后,沈梓捷在季后赛干了一件大事,让他在进入李楠终极国家队选拔的同时,也为未来被狂黑埋下了伏笔。
众所周知,在CBA外援固然对联盟影响巨大,一般球队往往采用一大一小的搭配兼顾内外线。但外援上场人次受限,国内球员的特点往往才是比赛的基础所在。最典型的案例,拥有易建联这种级别内线的广东,就更倾向于使用双小外阵容,而在3、4号位球员流失严重的辽宁,则会为找不到合适搭配他们阵容的前锋发愁。
深圳队的建队思路与广东队类似,只不过他们把一个易建联拆成了两个。沈梓捷+李慕豪的国内双塔轮换虽然比不上易建联的一柱擎天,但在国内也堪称奢侈,基本上确保了球队在内线篮板球和护框上强度的延续性。而伴随着沈梓捷的不断成熟和进步,深圳队像广东队一样仅靠国内球员搞定内线对抗似乎成为可能,于是他们开始了自己的双小外实验。
这个策略在2019年季后赛首轮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一开始深圳保守起见,请来了常年混迹NBA的内线昆西-埃西,替换了原来小外援之一德怀特-拜克斯,结果埃西虽然有NBA履历护身,但个人特点却并不适应CBA需要,盖因此君本是个矮壮篮板怪,护筐能力有限,进攻能力也欠奉,结果上来深圳就被北京投进21个三分球吞下一败,常规赛场均113.3分的深圳在这场比赛中也只有96分入账。
痛定思痛之后,深圳决定干票大的,加重沈梓捷的戏份,然后重新调回小外援拜克斯,事实证明深圳这一手回调效果明显,球队随后上演了0-2落后下连赢3场大逆转的奇迹。而沈梓捷本人也没有辜负球队的信任,在3连胜期间,沈梓捷场均登场24分钟,能够贡献13.3分9.3篮板,其中有2.7个进攻篮板,北京在倾巢而出围剿深圳外围火力点时,他搅得北京后院不断失火。赛后,他的出色表现甚至引起了国际篮联的注意,在深圳扳平比分之后,FIBA官网特意为他撰写了一篇雄文以示赞美。
季后赛斩断京广大战的旧梦确实是沈梓捷生涯代表作,但其实他在季后赛的表现只是常规赛表现的一个延续,2018-19赛季常规赛期间,沈梓捷的出场时间就已经涨到26分钟,场均有11.6分6.9篮板1抢断1.1盖帽入账,天赋兑现进度喜人。虽然在半决赛恶犯易建联被大佬请喝拉菲几乎成为生涯污点,但在赛季结束后,他还是再次被李楠召入红队备战男篮世界杯。
这次备战基本上就是为了确定最终的大名单而设。沈梓捷原本并不在核心考察范围内,但作为“陪练”他却继续亮眼发挥,在海外拉练对阵澳洲NBL联队和NBA夏季联赛的比赛中,无论对手有多强,自己出场时间有多少,沈梓捷往往都能保证自己稳定的数据输出,被球迷亲切地称呼为“人类10分精华”。
更重要的是,与同为大名单边缘人的胡金秋相比,沈梓捷看起来似乎更适应热身赛的节奏,除了数据上压大秋一头之外,在场上的存在感也更强。他的无球走位以及与赵继伟等人的空中接力明显丰富了中国队单调的进攻选择,防守端和的搭档也相得益彰,而他充满激情敢于亮剑的比赛气质也非常讨喜——由此,他和胡金秋的选择,开始让热情的球迷陷入了讨论。
此时有人提出,不如两个都带呗。
但最终的大名单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两个年轻内线,李楠一个都没带。这样的结果除了让网友大呼莫名之外,甚至引起了国际友人的关切,巴西主教练看着这份只有三个内线的大名单也很捉急:“作为中国人民长期的朋友,我建议多带几个内线才够。”
李楠自有打算,他认为球队拥有王哲林、周琦和易建联,内线轮换好像挤一挤也差不多够用了,至于其他人换谁都不靠谱,不如直接三后卫解决问题刺激。无论这种选择是否有其道理,事实是这届世界杯成为了中国男篮参加1984年奥运以来历史上最黑暗的一笔,而沈梓捷甚至都没有机会成为这段惨痛历史的亲历者,没人知道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
即便如此,和篮球有关的生活仍将继续。沈梓捷虽然没能够进入国家队正式名单,却从热身赛中收获了足够的关注和期待,考虑到他之前一个赛季的进步幅度,新赛季人们对他的期待也来到了一个几乎不切实际的高度:干翻胡金秋?追赶王哲林?在不考虑韩德君(国家队打得少+年龄大)的情况,成为中国排名前四的内线,好像成了大家对沈梓捷的最低要求。
其实平心而论,虽然在国家队比赛不太适应,但在CBA里胡金秋和沈梓捷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胡金秋比大鸟年轻21天,却比大鸟更早打一年职业联赛。而且大秋在浙江广厦第二年就已经是球队绝对主力,近4年出场时间从未低于30分钟,连续几个赛季场均数据19+9,是MVP的候选人之一。而沈梓捷虽然有一个亮眼的季后赛+国际热身赛表现,但在国内他连球队主力位置都不能坐稳,护筐大C的李慕豪在球队里显然比他更重要。
但新赛季开始之后,胡金秋和大鸟的对比开始出现了一种诡异的氛围,广厦这边,被李春江顶上五号位的胡金秋表现下滑,第一个月场均数据从19+9掉到16+7。而另一边,沈梓捷表现持续进步,场均数据来到14+6,一度是深圳队得分最高也是胜负值最高的国内球员,双方的差距好似无限缩小,但相比对大秋遭到不疼不痒的批评,沈梓捷却被网友们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一部分原因在于深圳队的糟糕战绩,身为上赛季的四强,深圳队连战连败在新赛季让人大失所望,而作为球队招牌,沈梓捷和李慕豪的国产双塔显得名大于实,篮板保护排名联盟中下游,被各路大外援打的找不到北,双小外的策略几乎破产,当然,如果大外援不能干爆国内内线,那大外援基本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不过大鸟这个国内内线实在被期待太多罢了。
另一部分原因则在于沈梓捷的进步幅度放缓,而且由于大量从国家队跟来CBA的新球迷关注,沈梓捷的很多缺点被放在了聚光灯下——篮板保护不力,低位防守不硬,进攻端技术粗糙……而伴随着一些诸如被姜宇星(身高193的得分后卫)低位单打成功,一对一防不住朱荣振(此君的经典画面是后来硬怼李原宇“不动如山”)的名场面出现,“绣花枕头公子哥”成了沈梓捷的新形象。而“胡金秋都打的这么烂了你还没他强”,更成了论坛里一句杀人诛心的话。
但深究原因,“高调”或许才是沈梓捷被狂黑的最主要因素,哪怕这种“高调”可能并非沈梓捷本意。11月24号,沈梓捷神奇绝杀新疆,创造了CBA常规赛历史上可能全网流量最高的一天。而就在对阵新疆的神奇绝杀的前几场,沈梓捷被替换下场后冲着队友一阵狂骂,一度被拉回更衣室平息情绪——这件事情吊诡之处则在于,大鸟下场后,深圳派上李慕豪,打出了一波19-0的高潮,逆转了比分……
事后大鸟的认错来得也很及时:“当时在咬分阶段,自己这边防守出了问题,大家都比较急,一急我就没控制住,心态有点起伏。”但后面的描述就多少有点呆萌了:“但是顺带的带动了全队的气氛,从休息室回来后发现已经打平了。”
赛后,尽管沈梓捷在更衣室郑重向杨林祎道歉的视频在虎扑得到了30万的播放量,但一个胸大无脑又热情洋溢的造型已经建立,他那些比赛中让人不忍直视的比赛细节与天赋异禀的劲爆扣篮仿佛为球迷打造了一个新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董瀚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口水蓄水池,被球迷亲切的称呼为“CBA麦基”。
至于复赛以后场均17.2分9.9篮板2.2助攻1.8封盖的“进步”,以及深圳队本土得分篮板封盖王的“成就”,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化为“刷数据”,“看他比赛就知道有多菜”,以及“扣个篮能吼一分钟除了装逼啥都不会”的抨击。
的确,竞技体育“菜”是原罪,“他还是一个孩子啊”这种描述在职业赛场不太吃得开,23岁的大鸟也确实很难再以少年自居,但千禧年前后出生的球员们面对的环境确实和他们的前辈太过不同,你很难说这里面有什么不对。
和别的年轻男孩没有什么不同,大鸟喜欢大话西游,大赞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实在太好看了”,对自己最满意的部位是脸,爱听《起风了》,喜欢御姐甚于萝莉……大概有些不同的有两点,一来职业球员大鸟在自己这个年纪已经比绝大多数普通男孩挣得更多,可以开超跑上路;二来大鸟是公众人物,除了在微博上频发心灵鸡汤,或者和兄弟们在朋友圈里插科打诨“何时送出祖传的染色体”外,还可以和美女裁判在一起喝冰糖雪梨,并擅长和江苏队的好友吴冠希隔空组个CP玩。
文体素来不分家,从CBA的发展角度来看,我们当然愿意有更多这样平易近人的球星将自己的生活展示在球迷面前,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这是提高球迷归属感的重要手段,流量时代,话题为王,无人关注的话,做石头做木头吗?
也确实有人会担忧“精力分散”的问题,就好像一个23岁男孩如果去一次夜店,发两条微博,就会在球场的第43分钟突然精力涣散力有不逮。大鸟本赛季被球迷“炮轰”的火力除了在情绪管理方面,其余大多分布在发型方面,一个整这么大坨脏辫的人,“还能集中精力打球吗!”
关于这个问题,大鸟还真认真回答了:“我每次做个发型也就7、8个小时,不影响的。”
但一定会有球迷无法理解脏辫多久才彻底打理一次,那么大鸟需要进一步解释吗?
问题可能就在这里,对运动员身外之物的过度关注,一般来说只是杞人之忧,大秋平素低调,大鸟好为大言,这并不意味着后者训练强度就次前者多少,社交媒体的表现,和球场表现,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否则大洋彼岸的联赛中,那个36岁的GIGIGI爱好者,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但GIGIGI爱好者知道职业和生活之间的那条界限,也知道应对球迷批评的正常反应,一般来说,就是“不予反应”。当我们的球员更多暴露在言论之中,遭遇批评的时候应该如何回应,乃至是否应该回应,要不要像大鸟一样正经解释,这里面其实相当有门道,职业化到了现在这个阶段,球队里应该有经验丰富的老球员做引导,再高一层,应该有球队的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当职业化到一定程度,更衣室形象、个人口碑、情绪管理这些球技之外的元素开始深度影响合同时,很显然,做这个事情的,就该是职业经纪人或团队,划入形象管理的范畴。
但从现阶段来看,一切仍在萌芽阶段,大鸟这样的全明星级别球员,也仍在个人探索或者无意识学习的过程中。
对于大鸟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在场下交什么样的女朋友,煮什么样的鸡汤,而是在球场之上的自我开发。中国球迷普遍被移动长城乃至易建联那代内线球员宠坏了,在我们的心目中,一个合格的国家队级别的内线,应该能背打、能护框、有投射,还要能跑能跳,然后意志力卓绝眼神坚定。
让我们坦率地讲,你们真的有在期待大鸟会成为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甚至周琦这种级别的球员吗?
王治郅官龄23岁时,就已经是一个28.1分12.6个篮板1.7抢断2盖帽的超级内线,每场还要进1.4个三分球;易建联官龄23岁时,已经在篮网迎来自己的巅峰赛季,场均12分7.2篮板1盖帽;巴特尔官龄23岁时,在北京鸭场均17.4分13.9篮板4.6助攻1.3抢断1.1盖帽,每场也要进1个三分,至于23岁的姚明,就无需多做介绍了。
很显然,23岁的沈梓捷大概没有任何可能成长为上述球员中的任何一个,甚至他也不会成为下一个唐正东,下一个周琦,王哲林甚至韩德君。
为什么?因为他从来就不是这种类型的球员。
所以如果你不期待23岁的他会突变成那种大包大揽的顶级中锋,你应该指望什么呢?
现代篮球固然对内线空间和自主进攻能力有相当诉求,但这并不意味这一个顶级蓝领就无法在球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在一名球员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想“如果他能做到什么什么就好了”,但当一名球员结束职业生涯时,我们往往又会想“如果他能把什么做到极致就好了”。
大鸟当然应该继续打磨自己的卡位、防守技巧,让自己的掩护更扎实,让自己的切入更犀利,把被放空的半截篮都投进篮筐,以及让自己在篮板球和护框方面做得更好,让自己吃饼吃得更麻溜。2011年达拉斯夺冠的时候,我们都了解到德克有多伟大,但钱德勒作为“蓝色骨头”的防守中坚作用同样不容忽视,甚至,钱德勒为球队注入激情的方式,也值得大鸟学习。
而一个月后的CBA新赛季中,沈梓捷身边不再有李慕豪,深圳将完全围绕他建队,他是否能够达到人们曾经对他的期望,迄今仍是一个疑问,至少大鸟自己看得很清楚:
“我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巨星。超级巨星不是地位,更是责任。”
当大鸟向着他能够达到的上限进发,深圳乃至国家队也应该做得更多。我们需要构建的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里需要优秀的教练画出漂亮而切合实际的战术,需要锋卫线球员能够利用好内线的掩护,投进球,或者送出饼。
这不再是一个大鸟大秋或者谁谁谁的事,而是一支球队一个体系甚至整个篮球圈所有人的事。
在中国篮球不再拥有绝对核心的后易建联时代里,我们最要抛弃的,就是下一个天才巨星拯救一切的春秋大梦,大鸟把大鸟的事情做好,大秋把大秋的事情做好,大家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也许下一次姚主席鼓励信那最后一段所指向的“荣耀与梦想”,才会变成现实。